首页English
  • 时政
  • 国际
  • 时评
  • 理论
  • 文化
  • 科技
  • 教育
  • 经济
  • 生活
  • 法治
  • 军事
  • 卫生
  • 健康
  • 女人
  • 文娱
  • 电视
  • 图片
  • 科普
  • 光明报系
  • 更多>>
  • 报 纸
    杂 志
   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28日 星期六

    湖北十堰:

    走绿色发展之路 确保净水北上

    作者:本报记者 夏静 本报通讯员 李启东 《光明日报》( 2019年12月28日 02版)

        【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五年来】

        “甜甜的,可以直接饮用!”寒冬晌午,湖北丹江口库区的水面上罩着淡淡的雾气,十堰市关门岩村51岁的翟运华双手捧着清澈的江水喝了起来。翟运华见证着汉江生态的逐步好转,网箱取缔、荒山种树、退耕还林……俯瞰壮阔的库水,湛蓝无垠,远山郁郁葱葱。

       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5年来,作为核心水源区的湖北省十堰市现在情况如何?

    “为北京送去最甜的汉江水”

        “看,汉江在十堰境内越流越干净!”近日,十堰市生态环境局提供了一组监测数据,汉江自羊尾监测站进入十堰境内,干流过境216公里后,自沈湾监测站流出十堰。汉江在十堰境内总磷降低59%,总氮降低了55%。

        汉江在十堰境内被人工截流后,形成1000余平方公里的人工湖——丹江口水库。汉江自此北上向京津冀豫5859万人民供水近260亿立方米。十堰市被称为“北方水井”。

        “这里是京津冀豫四省市的水源,中国最大的水井!”十堰市委书记张维国自豪地说,我们要为北京送去最干净的水。

        十堰执行全国最严格的排放标准。按照国家规定,城市污水按照1GA排放标准排放。为确保“一江清水北送”,十堰自己将标准提升至地表三类水标准。同时,高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也增加了处理成本。“城市污水的处理成本每吨增加0.3元。”十堰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夏涛介绍,仅此一项十堰市政府每天就要多掏7.6万元。

        自2012年以来,十堰市对境内5条主要汉江支流,实施水污染防治、水生态修复、水资源保护“三水共治”。当地累计清污561万吨,整治排污口590个,建设生态河道130公里,建成清污分流管网1200多公里。

        此外,十堰还加大点源污染的治理。夏涛介绍,淘汰了历时20年形成的黄姜支柱产业,拒批有环境风险的项目120个,涉及投资额260亿元;清理网箱18.2万只,关闭规模化养殖场134家,关停并转高污染、高耗能企业560家;先后搬迁移民46.9万人。从生态上增加水源涵养能力。当地累计植树造林86.53万亩,退耕还林237.2万亩,治理水土流失708平方公里,建成各类保护区379万亩,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4.72%。

        一系列综合治理,让汉江水质连年提升。夏涛说:“过去十堰没有Ⅰ类水质断面,今年却有了5个。”去年十堰35个水质考核断面实现历史性突破,水质提升断面达7个,其中5个由Ⅱ类提升为Ⅰ类。

    “水井意识”催生观念之变

        “这是专门给奔驰、宝马、奥迪轮毂轴承淬火的设备。”12月10日,十堰市恒进感应科技公司副总经理贺猛说,自从恒进智能设备上市后,同类产品价格下降一半。过去只有意大利拥有该技术,恒进凭47项国际国内专利赢得世界认可,销量上扬10%。

        恒进感应的转变,是十堰从“拼速度”到“重生态”、从“拼规模”到“拼创新”思维转换的缩影。

        “作为北方水井,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唯一选择。”十堰市市长陈新武说,必须从保护和发展中杀出一条血路,十堰的发展很急迫。

        2010年,国家将十堰列入限制开发区域,除了限制部分发展外,点源污染、面源污染控制标准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城市。调查发现,湖北万润公司是十堰一家生产氧化铁的企业,产品高能耗、高污染,废水影响河流水质,环保部门“紧盯防守”,企业濒临倒闭。2015年,万润公司研发出零排放污水处理工艺,转型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。去年公司生产磷酸铁两万吨、磷酸铁锂5000吨,年销售收入10亿余元。

        转型就活,不转就死。因为高能耗、高污染,十堰560多家企业被先后关停转产。企业的死生之变,见证了十堰转型的自觉和担当。

        重视环保让十堰的生态逐年变优,全市森林覆盖率为64.72%,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。十堰人明白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”“守住叶子,变现票子”的道理。

        十堰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为龙头,发展生态文化旅游。去年,全年接待游客达5000多万人次,旅游收入570亿元,迈入全国百强旅游城市。以优质汉江水为资源禀赋,发展水产业。房县利用优质矿泉水发展洑汁黄酒,形成15亿元规模的产业;农夫山泉、华彬、润京等先后入驻十堰,就地建厂“搬运大自然”,果品饮料、山水文旅等水产业集群应运而生。以东风车为基础,向大自主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,形成百万量级汽车城,去年产值1436亿元。

        谈论十堰变化,有人论数据,发展速度更快了,地区生产总值、工业增加值、社会投资三项经济指标多次居湖北前列;有人摆事实,城市大了,企业多了,生态环境好转了。

        十堰被列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,“中国好水”水源地。前不久,十堰还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。

        (本报记者 夏静 本报通讯员 李启东)

    光明日报
    中华读书报
    文摘报
    出版社
    考试
    博览群书
    书摘

    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   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